膠管的結構材料介紹
維綸是聚乙烯醇縮醛纖維的商品名稱,也叫維尼綸。其性能接近棉花,有“合成棉花”之稱,是現有合成纖維中吸濕性最大的品種。維綸在30年代由德國制成,但不耐熱水,主要用于外科手術縫線。1939年研究成功熱處理和縮醛化方法,才使其成為耐熱水性良好的纖維。生產維綸的原料易得,制造成本低廉,纖維強度良好,除用于衣料外,還有多種工業用途。但因其生產工業流程較長,纖維綜合性能不如滌綸、錦綸和腈綸,年產量較小,居合成纖維品種的第5位。1.維綸的生產
維綸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醇,但乙烯醇不穩定,一般是以性能穩定的乙烯醇醋酸酯(即醋酸乙烯)為單體聚合,然后將生成的聚醋酸乙烯醇解得到聚乙烯醇,紡絲后再用甲醛處理才能得到耐熱水的維綸。聚乙烯醇的熔融溫度(225~230C)高于分解溫度(200~220C),所以只能用溶液紡絲法紡絲。
2.維綸的特點及用途
吸濕性:維綸是合成纖維中吸濕性最大的品種, 吸濕率為4.5% ~ 5%,接近于棉花(8%)。維綸紡織布穿著舒適,適宜制內衣。
強度:維綸的強度稍高于棉花, 比羊毛高很多。
耐腐蝕性和耐光性:在一般有機酸、醇、酯及石油燈溶劑中不溶解,不易霉蛀,在日光下暴曬強度損失不大。
缺點:耐熱水性不夠好,彈性較差,染色性較差。
維綸的柔軟及保暖性好,它的相對密度比棉花要小,因此與棉花相同重量的維綸能織出更多的衣料。它的熱傳導率低,因而保暖性好。維綸的耐磨性和強度也比棉花要好,因此維綸在很多方面可以與棉混紡以節省棉花。 維綸主要用于制作外衣、棉毛衫褲、運動衫等針織物,還可用于帆布、漁網、外科手術縫線、自行車輪胎簾子線、過濾材料等。 腈綸是聚丙烯腈纖維在我國的商品名。腈綸具有優良的性能,由于其性質接近羊毛,故有“合成羊毛”之稱。 自1950年工業生產以來,已得到很大發展。1996年世界腈綸總產量為252萬噸,我國產量為29.7萬噸,今后我國將大力發展腈綸生產。腈綸雖然通常稱為聚丙烯腈纖維,但其中丙烯腈(習慣稱第一單體)只占90%~94%,第二單體占5%~8%,第三單體為0.3%~2.0%。這是由于單一丙烯腈聚合物制成的纖維缺乏柔性,發脆,染色也非常困難。為了克服聚丙烯腈的這些缺欠,人們采用加入第二單體的方法,使纖維柔順;加入第三單體,提高染色能力。
1.腈綸的生產
腈綸的原料為石油裂解副產的廉價丙烯:由于聚丙烯腈共聚物加熱到230C以上時,只發生分解而不熔融,因此,它不能 像滌綸、錦綸纖維那樣進行熔融紡絲,而采用溶液紡絲的方法。紡絲可采用干法,也可用濕法。干法紡絲速度高,適于紡制仿真絲織物。十分紡絲適合制短纖維,蓬松柔軟,適用制仿毛織物。
2.腈綸的性能及用途
彈性: 它的彈性較好,僅次于滌綸,比錦綸高約2倍。有較好的保形性。
強度: 腈綸的強度雖不及滌綸和錦綸,但比羊毛高1~2.5倍。
耐熱性: 纖維的軟化溫度為190~230C,在合成纖維中僅次于滌綸。
耐光性: 腈綸的耐光性是所有合成纖維中最好的露天暴曬一年,強度僅下降20%。
腈綸耐酸、氧化劑和一般有機溶劑,但不耐堿。腈綸的制成品蓬松性好、保暖性好,手感柔軟,有良好的耐氣候性和防霉、防蛀性能。腈綸的保暖性比羊毛高15%左右。腈綸可與羊毛混紡,產品大多用于民用方面, 如毛線、毛毯、針織運動服、蓬布、窗簾、人造毛皮、長毛絨等。腈綸還是高科技產品――碳纖維的原料。
滌綸學名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纖維。1953年美國工業化生產了這種商品名為達可綸的滌綸纖維。在合成纖維中,滌綸是比較理想的紡織材料,世界滌綸纖維的產量1996年為1247萬噸,占當年合成纖維總產量的65.5%。我國滌綸纖維產量1996年為210萬噸。預計2000年世界滌綸產量達到1600萬噸。
1.滌綸的生產
生產滌綸的主要原料是對苯二甲酸或對苯二甲酸酯、乙二醇。工業上生產對苯二甲酸乙二醇的工藝路線主要分為酯交換法和直接酯化法兩大類??刹扇∵B續法、半連續法和間歇法生產。
酯交換縮聚法: 酯交換法反應條件緩和,對原料和設備的要求不高,工藝上易于操作和控制,是最早工業化的方法,至今還在應用,但生產步驟多(包括生產對苯二甲酸二甲酯)。直接酯化法反應工序少,原材料消耗少,產品質量較高,但對原料, 設備和操作控制的要求較高,是當今的主要生產方法。
2.滌綸纖維的特點及用途
強度: 滌綸纖維的強度比棉花高近1倍,比羊毛高3倍,因此滌綸織物結實耐用。
耐熱性: 可在70~170C使用,是合成纖維中耐熱性和熱穩定性最好的。
彈性: 滌綸的彈性接近羊毛,耐皺性超過其他纖維,織物不皺,保行性好。
耐磨性: 滌綸的耐磨性僅次于錦綸,在合成纖維中居第二位。
吸水性: 滌綸的吸水回潮率低,絕緣性能好,但由于吸水性低,摩擦產生的靜電大,染色性能較差。
滌綸作為衣用纖維,其織物在洗后達到不皺、免燙的效果。常將滌綸與各種纖維混紡或交織,如棉滌、毛滌等,廣泛用于各種衣料和裝飾材料。滌綸在工業上可用于傳送帶、帳篷、帆布、纜繩、漁網等,特別是做輪胎用的滌綸簾子線, 在性能上已接近錦綸。滌綸還可用于電絕緣材料、耐酸過濾布、醫藥工業用布等。
丙綸是聚丙烯纖維的商品名稱。丙綸于1957年開始工業生產,由于原料只需丙烯,來源極為豐富、價廉,生產工藝簡單,是目前最為廉價的合成纖維。丙綸性能良好,發展速度較快,在世界范圍內其產量僅次于滌綸、錦綸、腈綸而居于第四位。
1.丙綸的生產
生產丙綸纖維的聚丙烯采用溶液聚合方法制成。其熱分解溫度為350~380C,熔點為150~176C,故采用柔軟紡絲法。
2.丙綸的特點及用途
相對密度:丙綸是所有合成纖維總相對密度最小的品種,因此它質量最輕,單位重量的纖維能覆蓋的面積最大。
強度:丙綸的強度與合成纖維中高強度品種滌綸、錦綸相近,但在濕態時強度不變化,這一點優于錦綸。
耐磨性:丙綸的耐平磨性僅次于錦綸,但耐曲磨性稍差。耐腐蝕性:對無機酸、堿有顯著的穩定性。
吸濕性:丙綸的吸濕性極小,織品縮水率小。
缺點:耐光性差,染色性差,靜電性大,耐燃性差。
此外,丙綸同其它合成纖維一樣,不易發霉、腐爛,不怕蟲蛀。丙綸主要用于地毯(包括地毯底布和絨面)、裝飾布、土工布、無紡布、各種繩索、條帶、漁網、建筑增強材料、包裝材料等。其中丙綸無紡布由于其在嬰兒尿布、婦女衛生巾的大量應用而引人注目。丙綸還可與多種纖維混紡制成不同類型的混紡織物, 經過針織加工制成外衣、運動衣等。 由丙綸中空纖維制成的絮被,質輕、保暖、彈性良好。